陳生民/全球華人企業顧問中心執行長
在60年代的一首台灣校園民歌的歌詞是這麼寫的:「天上的星星為什麼像地上的人們一樣的疏遠?地上的人們為何又像天上的星星一樣的擁擠?」詩人用天上的星辰來比喻人際的疏離,明明是近在咫尺,卻陌生如同在天涯,這在許多組織中過度依賴網路也有類似的情形,明明座位在旁邊,卻只用實時通訊(例如:MSN、QQ等)溝通,連站起來講句話都不肯。
現在我們談的溝通和過去有很大的不同。傳統的溝通有四大形式:聽、說、讀、寫。我們的教育花了大量的時間在讀與寫上,大量的閱讀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文字的傳承力量,而我們能夠將我們心中的想法寫出來,也可以增進別人對我們的了解。讀與寫很重要。過去的知識份子,學而優則仕,就是做官的基本條件要先學會寫好的文章,要寫一篇好文章的基本功就是「讀萬卷書」;而現在當主管的人要會寫報告,但似乎要求的比過去低,報告不能寫的太多、太長,一頁就可以,所謂的「一頁報告」(one page report)。其實,報告短也不好寫,不過顯然只要表達的邏輯清楚就可以,而不是要會宣染、修辭。
至於聽與說,在中國人的教育中,我所了解到的是從小就被告誡要多聽少說,多半的時候是老師說、學生聽,到了工作職場時,則是主管說、部屬聽。可是由於從小的教育讓我們的聽是順服的聽,同時不能表示不同的看法,以致這種「說」就成了一種「獨白」--有話語權的人光說自己想說的,而沒有注意到是不是受眾想聽的。有人稱這種現象為「單向溝通」,其實,溝通應該是雙向的,「獨白」根本不能算是溝通。
到了網路時代,雖改用實時通訊的溝通,說和寫都是同一種形式,聽和讀也是同一種形式,溝通簡約成兩種形式,而且在內涵上更加簡約,例如:我們形容的「火星文」,大量的符號、圖標取代了文字,這種溝通的品質有每下愈況的現象。難怪有人會說,不知道該如何和網路世代的工作者溝通。
其實,在網路時代溝通最大的問題還不在內涵的簡約,而是心態上的簡約,溝通越來越虛擬化,符號就代表了表情與心情,但在符號背後,我們卻看不到真情,人際間就越來越冷漠,「溝」越來越深,也越來越寬,但沒有水(內涵),等於沒有「通」。
因此,我認為溝通的工具需要重新定義,現代的溝通也應該有四種形式,分別是:傾聽、表達、提問與回應(分享)。傾聽是用心聽;表達是打動人心的說;提問是要有創意的問,也要有意義的問;回應與分享是要在人際間產生連結。
為什麼要傾聽?大多數主管都誤認當主管的人第一個要學習的技巧是說,其實是錯的,聽比說更優先。聽不是只用耳朵聽,還要用心聽,聽出他人的絃外之音。有一篇文章對我的啟發性特別多,文章的標題是「初念淺,轉念深」,文章的大意是:很多人的第一個念頭是對事件的情緒反應,通常較膚淺,也容易造成誤會;但一轉念,腦海裡會為對方找尋可能的理由。如此,心情一寬,憤怒也就消失無蹤了,很多不必要的紛爭 就不會發生。
用心聽的真諦就是讓我們不要因為粗淺的情緒反應做了錯誤的判斷。當主管的人經常不等部屬說完,就打斷部屬的話:「我知道你要說什麼了!」真的嗎?大多數都是斷章取義,但部屬礙於你的面子,只好承認你「英明」,其實背後不知要罵你多少回。如果遇到一個較真的部屬,他一定要跟你爭到底,你反而會很尷尬。所以,聽完了再做判斷。
為什麼表達要打動人心呢?有的人喜歡說,但到底別人聽進去沒有,是不知道的,這樣的表達就是失敗的;又有的人常說:我愛你、我敬愛你、我熱愛你,可以沒有人相信,這樣的表達也是失敗的;另外有一些人惜話如金,久久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來,雖然勤於任事,但是這樣的表達力也是不及格的。
打動人心的表達要懂得用故事、用比喻。主管常要處理衝突的問題,所羅門王在判決兩個婦人爭奪一個孩子的故事是很有啟發性的,他將孩子判給一人一半,這時真的母親退讓了,假的母親表示無所謂,所羅門王找出了真正的母親。所以,面對衝突的時候,判斷誰是誰非不是目的,而是要解決問題。但我們常常犯的錯誤是替別人評斷是非,結果反而捲入是非。如果表達的時候,能夠多準備一些類似所羅門王的故事,你的表達就很精采。不過,切記不要文不對題。
為什麼提問要有創意?很多提問是誘導式的提問,就像律師在法庭上的發問:請你回答是或不是?誘導式的提問,將答案引導你預期的方向,很多主管認為這是一種高明的提問,其實恰恰相反,誘導式的提問常常讓回答者覺得自己是個犯人。也許發問的人認為得到自己要的答案,但回答者卻覺得有被設計或是失敗的感覺。
為什麼提問要有意義?難道我們問的問題都沒意義嗎?是的,很多時候我們問的問題是沒有意義的。所謂:「善問者如撞鐘,大叩則大鳴,小叩則小鳴。」你吃飽了嗎?我吃飽了。你昨天去做什麼?我昨天上街購物了。封閉式的問題得到的答案是Yes或No,開放式的問題得到的就是一種狀態的描述,主管問問題的目的在於打開回答者的思路,獲得更多的反饋信息,而不是讓回答者在有限的信息中做選擇。
為什麼回應與分享是要在人際間產生連結?正如我在文章開頭寫道:現在的人際關係很疏離,不要說沒有對話,許多人連回覆電子郵件都不願意,因此,雖然有很多的溝通工具,但人與人之間還是像一座座信息的孤島。回應與分享應該是一種情感的交流,不論我們用什麼工具,都要讓對方知道我們的感受,以情動情。
有一個故事是這麼說的:有個人看了一篇文章,題目是「敦親睦鄰」,講述作者搬到一個新的公寓,藉著向鄰居借鹽來建立人際關係,他照做了,沒想到和鄰居的關係反而惡劣了。他不明白為什麼?後來,別人提醒他,你跟別人借鹽,隔天有沒有帶著一包更精緻的鹽還人家呢?他說:沒有,我想鹽這種東西不值錢,人家怎麼會計較?
這個故事說明了:「鹽」尚往來,何況人乎!友誼是建立在人際的往來上,有來有往,才能建立關係。如果把「鹽」的概念換做是「言」,道理也是相通的。我們有時從別人身上學到一句話或是一個啟示,不要只說:你說的很好,我學到很多。這樣下次你再跟他交流,他就不願意再說什麼。最好的做法是:你也要談談你的感受、你的想法。有來有往,才能激盪出更好的想法出來。這就是人際關係建立的基本法則。
主管懂得應用傾聽、表達、提問、以及回應四個溝通工具,才能有效的建立與部屬的人際關係。
在60年代的一首台灣校園民歌的歌詞是這麼寫的:「天上的星星為什麼像地上的人們一樣的疏遠?地上的人們為何又像天上的星星一樣的擁擠?」詩人用天上的星辰來比喻人際的疏離,明明是近在咫尺,卻陌生如同在天涯,這在許多組織中過度依賴網路也有類似的情形,明明座位在旁邊,卻只用實時通訊(例如:MSN、QQ等)溝通,連站起來講句話都不肯。
現在我們談的溝通和過去有很大的不同。傳統的溝通有四大形式:聽、說、讀、寫。我們的教育花了大量的時間在讀與寫上,大量的閱讀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文字的傳承力量,而我們能夠將我們心中的想法寫出來,也可以增進別人對我們的了解。讀與寫很重要。過去的知識份子,學而優則仕,就是做官的基本條件要先學會寫好的文章,要寫一篇好文章的基本功就是「讀萬卷書」;而現在當主管的人要會寫報告,但似乎要求的比過去低,報告不能寫的太多、太長,一頁就可以,所謂的「一頁報告」(one page report)。其實,報告短也不好寫,不過顯然只要表達的邏輯清楚就可以,而不是要會宣染、修辭。
至於聽與說,在中國人的教育中,我所了解到的是從小就被告誡要多聽少說,多半的時候是老師說、學生聽,到了工作職場時,則是主管說、部屬聽。可是由於從小的教育讓我們的聽是順服的聽,同時不能表示不同的看法,以致這種「說」就成了一種「獨白」--有話語權的人光說自己想說的,而沒有注意到是不是受眾想聽的。有人稱這種現象為「單向溝通」,其實,溝通應該是雙向的,「獨白」根本不能算是溝通。
到了網路時代,雖改用實時通訊的溝通,說和寫都是同一種形式,聽和讀也是同一種形式,溝通簡約成兩種形式,而且在內涵上更加簡約,例如:我們形容的「火星文」,大量的符號、圖標取代了文字,這種溝通的品質有每下愈況的現象。難怪有人會說,不知道該如何和網路世代的工作者溝通。
其實,在網路時代溝通最大的問題還不在內涵的簡約,而是心態上的簡約,溝通越來越虛擬化,符號就代表了表情與心情,但在符號背後,我們卻看不到真情,人際間就越來越冷漠,「溝」越來越深,也越來越寬,但沒有水(內涵),等於沒有「通」。
因此,我認為溝通的工具需要重新定義,現代的溝通也應該有四種形式,分別是:傾聽、表達、提問與回應(分享)。傾聽是用心聽;表達是打動人心的說;提問是要有創意的問,也要有意義的問;回應與分享是要在人際間產生連結。
為什麼要傾聽?大多數主管都誤認當主管的人第一個要學習的技巧是說,其實是錯的,聽比說更優先。聽不是只用耳朵聽,還要用心聽,聽出他人的絃外之音。有一篇文章對我的啟發性特別多,文章的標題是「初念淺,轉念深」,文章的大意是:很多人的第一個念頭是對事件的情緒反應,通常較膚淺,也容易造成誤會;但一轉念,腦海裡會為對方找尋可能的理由。如此,心情一寬,憤怒也就消失無蹤了,很多不必要的紛爭 就不會發生。
用心聽的真諦就是讓我們不要因為粗淺的情緒反應做了錯誤的判斷。當主管的人經常不等部屬說完,就打斷部屬的話:「我知道你要說什麼了!」真的嗎?大多數都是斷章取義,但部屬礙於你的面子,只好承認你「英明」,其實背後不知要罵你多少回。如果遇到一個較真的部屬,他一定要跟你爭到底,你反而會很尷尬。所以,聽完了再做判斷。
為什麼表達要打動人心呢?有的人喜歡說,但到底別人聽進去沒有,是不知道的,這樣的表達就是失敗的;又有的人常說:我愛你、我敬愛你、我熱愛你,可以沒有人相信,這樣的表達也是失敗的;另外有一些人惜話如金,久久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來,雖然勤於任事,但是這樣的表達力也是不及格的。
打動人心的表達要懂得用故事、用比喻。主管常要處理衝突的問題,所羅門王在判決兩個婦人爭奪一個孩子的故事是很有啟發性的,他將孩子判給一人一半,這時真的母親退讓了,假的母親表示無所謂,所羅門王找出了真正的母親。所以,面對衝突的時候,判斷誰是誰非不是目的,而是要解決問題。但我們常常犯的錯誤是替別人評斷是非,結果反而捲入是非。如果表達的時候,能夠多準備一些類似所羅門王的故事,你的表達就很精采。不過,切記不要文不對題。
為什麼提問要有創意?很多提問是誘導式的提問,就像律師在法庭上的發問:請你回答是或不是?誘導式的提問,將答案引導你預期的方向,很多主管認為這是一種高明的提問,其實恰恰相反,誘導式的提問常常讓回答者覺得自己是個犯人。也許發問的人認為得到自己要的答案,但回答者卻覺得有被設計或是失敗的感覺。
為什麼提問要有意義?難道我們問的問題都沒意義嗎?是的,很多時候我們問的問題是沒有意義的。所謂:「善問者如撞鐘,大叩則大鳴,小叩則小鳴。」你吃飽了嗎?我吃飽了。你昨天去做什麼?我昨天上街購物了。封閉式的問題得到的答案是Yes或No,開放式的問題得到的就是一種狀態的描述,主管問問題的目的在於打開回答者的思路,獲得更多的反饋信息,而不是讓回答者在有限的信息中做選擇。
為什麼回應與分享是要在人際間產生連結?正如我在文章開頭寫道:現在的人際關係很疏離,不要說沒有對話,許多人連回覆電子郵件都不願意,因此,雖然有很多的溝通工具,但人與人之間還是像一座座信息的孤島。回應與分享應該是一種情感的交流,不論我們用什麼工具,都要讓對方知道我們的感受,以情動情。
有一個故事是這麼說的:有個人看了一篇文章,題目是「敦親睦鄰」,講述作者搬到一個新的公寓,藉著向鄰居借鹽來建立人際關係,他照做了,沒想到和鄰居的關係反而惡劣了。他不明白為什麼?後來,別人提醒他,你跟別人借鹽,隔天有沒有帶著一包更精緻的鹽還人家呢?他說:沒有,我想鹽這種東西不值錢,人家怎麼會計較?
這個故事說明了:「鹽」尚往來,何況人乎!友誼是建立在人際的往來上,有來有往,才能建立關係。如果把「鹽」的概念換做是「言」,道理也是相通的。我們有時從別人身上學到一句話或是一個啟示,不要只說:你說的很好,我學到很多。這樣下次你再跟他交流,他就不願意再說什麼。最好的做法是:你也要談談你的感受、你的想法。有來有往,才能激盪出更好的想法出來。這就是人際關係建立的基本法則。
主管懂得應用傾聽、表達、提問、以及回應四個溝通工具,才能有效的建立與部屬的人際關係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