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3月9日 星期五

[轉貼]動心而不動情

這一段的作者是男生........
有種女生讓我很喜歡,卻不忍動情,跟那種女生在一起時,會有種溫暖的感覺,
那感覺並不出自激情的感動,而是來自於彼此心靈的了解,
真的,跟那種女生在一起時,你不會當你自己是個男生,你們只是聖潔的分享,
彼此心中的感動和心靈的交會沒錯,當你發現她的心和你是如此貼近時,
常會想給她個結實的擁抱,但當接觸的一瞬間,相視一笑,有些東西是比愛情更珍貴
這種女生當女朋友是種浪費,我害怕她做的我女朋友後,我必須每天守著電話等著她的聲音出現,
我害怕我必須說些黏膩的話哄她,更加害怕現實的束縛,會限制住純潔的心。
這種女生,我真的好喜歡,但我不動情,愛她,但遙遙的守護著她,喜歡她,卻不佔有她。

這種感覺真棒,既不用為情所困,為她的行為控制自己喜怒哀樂,又能享有心靈的交融。

有很多人都為交不到女朋友所苦,但有女朋友真的很好嗎?
與其狂烈的追求,相戀如蜜,還不如交個好朋友,淡淡的,卻很甘美。



以下這段的作者是女生..........
有一些男生,很令我動心,但不動情。怎麼說呢?因為他們給我的感覺像朋友,真正的朋友。
我可以和他們很坦誠的談論彼此的愛情觀、婚姻觀,以及種種的人生問題。
在他們面前,我會忘記自己是女生,就不會撒嬌、嫉妒、耍心眼,我和他們各站在天平的兩端。
我們可以一同看電影、郊遊回來,在車站揮揮手,各自等自己的車,走自己的路。
這種感覺好極了!我覺得自己很有尊嚴,人的尊嚴。
信不信?跟這些男生相處在一起,甚至比跟同類的女生相處來的愉快。
女生的聚會,是黏稠稠的,像一鍋濃粥,溫暖在胸,但是吃多了會撐,一眨眼又餓,
簡直沒什麼營養可以吸收,而且很多女生都為情所困,談來談去總是心有千千結,別人管也管不完。
跟這些男生相處,就像一同「溫一壺月光的酒!」是給彼此的心靈加養料,讓彼此潛在的才能發酵,揮發靈魂的芳香。
真的,這些男生所散發出來的生命活力,深深感動著我。
不可否認的,當我好不容易從「瓊瑤」跳到「蘇偉貞」,他們早已背著「唐宗毅」和「牟宗山」回頭來等我。
我很驚訝,他們不必從文字、故事的迷林披荊斬棘,就能一眼洞穿人生的奧祕,甚至開始為旁邊的同行者掌燈。
能結交有智慧、理想與熱情的朋友,是人一生莫大的幸福吧!
我是這樣著迷於他們高貴的氣質,也感謝他們把我當「朋友」看待,不因為我是女生就隨便說些甜言蜜語來哄我,或者根本不睬我。
如果,追求人生的伴侶也必須如此相知相惜,那我實在捨不得」把這些男生當成男朋友
我害怕一旦變成男女朋友,我就會計較他不送我回家、他不說些好聽的動心話,
他寧可送我「尼采與上帝」也不送一朵小花......我還擔心,從此他只要我乖乖的陪在一旁,
微笑地看他在眾人間侃侃而談;我發問的機會都沒有,遑論有所質疑。
似乎兩人之間只要滲入感情元素,氣氛就不一樣了。
比如去看一場好電影,有幾對情侶在互相依偎陶醉之餘,還能正襟危坐的討論那場電影的成就?
在無聲勝有聲的時刻,那實在太無趣了。
何況,男女朋友總會嘔氣,甚至最後各奔前程,這就更無趣了,愛情消逝,友情也跟著淡漠。
說什麼「我們仍然是好朋友」,都是鬼話!就算這不是一廂情願找台階下,
而是雙方共同的心願,這心願也太殘忍一點,何苦把自己逼到那麼窘迫的境地!
分手而後重逢,能說些什麼呢?「縱使相逢應不識」,尤其是當對方的身邊又多個人
對這些男生,我的確是心動而不敢、不忍動情。
唯恐不小心逾越分際,徒惹一身煩惱。
當然,偶而會有那麼幾剎那,會情不自禁、悄悄地流露愛慕之意,
他感覺到了,我也感覺到了,但是雖然只是輕微的感覺,當我們抬頭再看看澄澈的天空,以及對望彼此無私的眼眸,
我們知道︰有些東西會比愛情恆久,更值得我們追求。
這種默契,是屬於男女私情之外的,我如此相信。
男朋友或是丈夫,都是另一個封閉而完整的圓,對我這個圓來說,可能是相交、相切或重疊,
甚至根本在另一個空間,八竿子也打不興的。
無論如何,我在他面前,還是要保持一個圓的形狀,把自己紮成一個花球,隨著愛情的頻率跳動。
可是在這些男生、這些朋友面前,我卻可以鬆開五花大綁,成為一條無限延長的直線
因為不用費心去畫一個圓,或是費心去和另一條直線相交叉,我們只是各自奔跑,
志同道合就彼此吸引成為兩條,甚至一組平行直線,也許不屬於同一個平面,
但是彼此知道、看得見、互相扶持、互相敬重。
我期求這樣的友情,這樣的男生令我動心而不動情。
愛有許多不同的名字,其中之一叫『體諒』。
嗯....好像有這樣的朋友耶!!
看完你想到誰呢??

2007年3月6日 星期二

溝通的四種形式

陳生民/全球華人企業顧問中心執行長

在60年代的一首台灣校園民歌的歌詞是這麼寫的:「天上的星星為什麼像地上的人們一樣的疏遠?地上的人們為何又像天上的星星一樣的擁擠?」詩人用天上的星辰來比喻人際的疏離,明明是近在咫尺,卻陌生如同在天涯,這在許多組織中過度依賴網路也有類似的情形,明明座位在旁邊,卻只用實時通訊(例如:MSN、QQ等)溝通,連站起來講句話都不肯。

現在我們談的溝通和過去有很大的不同。傳統的溝通有四大形式:聽、說、讀、寫。我們的教育花了大量的時間在讀與寫上,大量的閱讀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文字的傳承力量,而我們能夠將我們心中的想法寫出來,也可以增進別人對我們的了解。讀與寫很重要。過去的知識份子,學而優則仕,就是做官的基本條件要先學會寫好的文章,要寫一篇好文章的基本功就是「讀萬卷書」;而現在當主管的人要會寫報告,但似乎要求的比過去低,報告不能寫的太多、太長,一頁就可以,所謂的「一頁報告」(one page report)。其實,報告短也不好寫,不過顯然只要表達的邏輯清楚就可以,而不是要會宣染、修辭。

至於聽與說,在中國人的教育中,我所了解到的是從小就被告誡要多聽少說,多半的時候是老師說、學生聽,到了工作職場時,則是主管說、部屬聽。可是由於從小的教育讓我們的聽是順服的聽,同時不能表示不同的看法,以致這種「說」就成了一種「獨白」--有話語權的人光說自己想說的,而沒有注意到是不是受眾想聽的。有人稱這種現象為「單向溝通」,其實,溝通應該是雙向的,「獨白」根本不能算是溝通。

到了網路時代,雖改用實時通訊的溝通,說和寫都是同一種形式,聽和讀也是同一種形式,溝通簡約成兩種形式,而且在內涵上更加簡約,例如:我們形容的「火星文」,大量的符號、圖標取代了文字,這種溝通的品質有每下愈況的現象。難怪有人會說,不知道該如何和網路世代的工作者溝通。

其實,在網路時代溝通最大的問題還不在內涵的簡約,而是心態上的簡約,溝通越來越虛擬化,符號就代表了表情與心情,但在符號背後,我們卻看不到真情,人際間就越來越冷漠,「溝」越來越深,也越來越寬,但沒有水(內涵),等於沒有「通」。

因此,我認為溝通的工具需要重新定義,現代的溝通也應該有四種形式,分別是:傾聽、表達、提問與回應(分享)。傾聽是用心聽;表達是打動人心的說;提問是要有創意的問,也要有意義的問;回應與分享是要在人際間產生連結。

為什麼要傾聽?大多數主管都誤認當主管的人第一個要學習的技巧是說,其實是錯的,聽比說更優先。聽不是只用耳朵聽,還要用心聽,聽出他人的絃外之音。有一篇文章對我的啟發性特別多,文章的標題是「初念淺,轉念深」,文章的大意是:很多人的第一個念頭是對事件的情緒反應,通常較膚淺,也容易造成誤會;但一轉念,腦海裡會為對方找尋可能的理由。如此,心情一寬,憤怒也就消失無蹤了,很多不必要的紛爭 就不會發生。

用心聽的真諦就是讓我們不要因為粗淺的情緒反應做了錯誤的判斷。當主管的人經常不等部屬說完,就打斷部屬的話:「我知道你要說什麼了!」真的嗎?大多數都是斷章取義,但部屬礙於你的面子,只好承認你「英明」,其實背後不知要罵你多少回。如果遇到一個較真的部屬,他一定要跟你爭到底,你反而會很尷尬。所以,聽完了再做判斷。

為什麼表達要打動人心呢?有的人喜歡說,但到底別人聽進去沒有,是不知道的,這樣的表達就是失敗的;又有的人常說:我愛你、我敬愛你、我熱愛你,可以沒有人相信,這樣的表達也是失敗的;另外有一些人惜話如金,久久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來,雖然勤於任事,但是這樣的表達力也是不及格的。

打動人心的表達要懂得用故事、用比喻。主管常要處理衝突的問題,所羅門王在判決兩個婦人爭奪一個孩子的故事是很有啟發性的,他將孩子判給一人一半,這時真的母親退讓了,假的母親表示無所謂,所羅門王找出了真正的母親。所以,面對衝突的時候,判斷誰是誰非不是目的,而是要解決問題。但我們常常犯的錯誤是替別人評斷是非,結果反而捲入是非。如果表達的時候,能夠多準備一些類似所羅門王的故事,你的表達就很精采。不過,切記不要文不對題。

為什麼提問要有創意?很多提問是誘導式的提問,就像律師在法庭上的發問:請你回答是或不是?誘導式的提問,將答案引導你預期的方向,很多主管認為這是一種高明的提問,其實恰恰相反,誘導式的提問常常讓回答者覺得自己是個犯人。也許發問的人認為得到自己要的答案,但回答者卻覺得有被設計或是失敗的感覺。

為什麼提問要有意義?難道我們問的問題都沒意義嗎?是的,很多時候我們問的問題是沒有意義的。所謂:「善問者如撞鐘,大叩則大鳴,小叩則小鳴。」你吃飽了嗎?我吃飽了。你昨天去做什麼?我昨天上街購物了。封閉式的問題得到的答案是Yes或No,開放式的問題得到的就是一種狀態的描述,主管問問題的目的在於打開回答者的思路,獲得更多的反饋信息,而不是讓回答者在有限的信息中做選擇。

為什麼回應與分享是要在人際間產生連結?正如我在文章開頭寫道:現在的人際關係很疏離,不要說沒有對話,許多人連回覆電子郵件都不願意,因此,雖然有很多的溝通工具,但人與人之間還是像一座座信息的孤島。回應與分享應該是一種情感的交流,不論我們用什麼工具,都要讓對方知道我們的感受,以情動情。

有一個故事是這麼說的:有個人看了一篇文章,題目是「敦親睦鄰」,講述作者搬到一個新的公寓,藉著向鄰居借鹽來建立人際關係,他照做了,沒想到和鄰居的關係反而惡劣了。他不明白為什麼?後來,別人提醒他,你跟別人借鹽,隔天有沒有帶著一包更精緻的鹽還人家呢?他說:沒有,我想鹽這種東西不值錢,人家怎麼會計較?

這個故事說明了:「鹽」尚往來,何況人乎!友誼是建立在人際的往來上,有來有往,才能建立關係。如果把「鹽」的概念換做是「言」,道理也是相通的。我們有時從別人身上學到一句話或是一個啟示,不要只說:你說的很好,我學到很多。這樣下次你再跟他交流,他就不願意再說什麼。最好的做法是:你也要談談你的感受、你的想法。有來有往,才能激盪出更好的想法出來。這就是人際關係建立的基本法則。

主管懂得應用傾聽、表達、提問、以及回應四個溝通工具,才能有效的建立與部屬的人際關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