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6年5月13日 星期六

別對親密的人潑冷水

    愛情慢性致死之一的大兇手,就是潑冷水。(友情也是)

    越熟的人越容易彼此潑冷水。

    人們自然而然用來對付潑冷水的方式有兩種,一是反潑冷水回去,二是保持沈默,警惕自己,不再將自己快樂或得意的事告知這個人。

    兩種都使雙方疏離。

    有一位建築公司的高級主管對我說,他最不能忍耐的,就是他的太太有意無意的潑他冷水。

    當他打電話給太太說,今晚不能回家吃飯,因為公司同仁決定一起為他慶祝四十歲生日時,他這位曾是他大學同班同學的妻子馬上嗤之以鼻的說:「喔,你何德何能,為什麼人家要幫你慶生?」

    一句話使他滿腔熱情結成冰,心想:「早知妳這麼刻薄,下次不回家吃飯,我就不告訴妳。」

    其實,他的太太說的話並不表示瞧不起他,只是單純的不太會說話。

    被人指責「不會說話」的人,通常很少認為那是自己的短處,反而會沾沾自喜的認為自己很「直」,暗暗以為是優點,如此一來,改進的可能性就很低。

    我曾在百貨公司逛街時看到一對中年夫妻,太太剛從特價櫃上挑起一件衣服,先生馬上火眼金睛的大聲斥責:「醜死了,放回去!」太太一驚,馬上縮手,尷尬的眼神看著和她拿起同樣衣服的人,然後低頭遁去。

    我們一邊以同情的眼光看著這位太太,一邊為自己的審美品味被殃及而心有不甘。肆無忌憚公開批評一個人穿著用品,構成的傷害和當面斥責他是白癡並沒有兩樣。

    親子關係亦然。

    一位朋友說起她和母親的關係自小就疏離,長大之後頂多能相敬如「冰」的原因,就是她母親潑冷水的專長。她自小成績優秀,考第二名時,母親先問的第一句話竟是:「第一名多妳幾分?」 
    得到第一名時後,她原以為會得到讚賞,母親卻說:「成績好沒什麼了不起,女孩子品德最重要。」

    母親生日時她將零用錢買了她覺得很漂亮的生日禮物,母親卻覺得浪費錢要她拿回去換,他嘟著嘴抗議「好心給雷擊」,母親卻說:「沒揍妳已經很好了。」

    甚至當她長大成人後和母親一起買衣服,站在試穿鏡前,母親也在她背後「讚賞」她「沒想到妳全身上下,就這雙小腿長得還可以。」

    挑剔鬼、潑冷水、沒建設性的話可不能辯稱是「忠言逆耳」,說者不怎麼開心,聽者更是大大傷了心。

    人非鋼鐵,愛一個人能承受幾次傷心?

    張愛玲曾說:愛的相反不是恨,而是冷漠...是啊~說得好,不是愛,不是恨,而是冷漠以對!

2 則留言:

  1. 在這文章可以看出來說話的重要,如果說話不好聽的話會使朋友遠離你.

    回覆刪除
  2. 然而無人前來取暖,過客只瞥見煙囪的一抹輕煙,又匆匆繼續他們的旅程~2006年5月22日 凌晨4:03

    嗯嗯!!所以學會聆聽別人的話也很重要~~

    回覆刪除